中宏网报道 I 四川工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创新校企“双元”育人机制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现场工程师
四川工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创新校企“双元”育人机制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现场工程师
近年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紧密围绕产业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重点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方式方法、保障机制,努力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提供高技能人才和技术服务支撑。2021年7月,以“德阳(西门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为依托,该校整合电气系、机电系、交通系等多方资源,与德阳智造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区一隅
“学院依托西门子工业软件生态链,对接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通过产教研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校企合作等多种创新办学模式,以工程项目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深化学分改革,培养一批具有机械、电气、软件、控制技术基础,掌握数字化设计、仿真、验证、制造和服务等跨学科、复合型、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努力建设成为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为驱动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的产科教融合生态圈。”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院长,德阳(西门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主任,德阳智造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杨震介绍,学院成立以后,先后被评为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四川首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世界技能大赛工业4.0赛项四川省集训基地等。学生就业率达到100%。
学生正在创新中心实训
01
共建产学研育人平台
政企校优势互补助力人才培养
杨震介绍,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部署,提升德阳装备制造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推动数字化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2018年4月,德阳市政府、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德阳智造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三方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共建“德阳(西门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该创新中心作为西门子在中国布点建设的唯一面向高端装备和职业教育的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拥有3000平方米中央空调全覆盖的专属场地,1.36亿全球领先的西门子工业软件和超过千万的智能制造设备。同时,依托西门子在智能制造领域全球领先的技术和德阳产业优势,结合四川工院良好的产学研条件,搭建面向装备智能制造的政产学研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
西门子智能制造能力中心展厅
在业务方面,创新中心跟踪和引领智能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对接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构建覆盖全价值链的完整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为全国制造企业提供三维设计与建模、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自动化产线设计与实施、数字产线仿真与调试、工厂物流规划与仿真、工业机器人应用、数控加工编程和后处理、企业整体规划与咨询诊断等智能制造相关服务。
“通过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交流,创新中心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交流机会,并将继续发挥产学研平台优势,创新校企‘双元’育人机制,探索现场工程师培养标准,深化‘项目制’人培模式,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现场工程师。”杨震介绍,创新中心还将进一步提升产业服务能力,积极拓展智能制造服务领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助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数字化产线实验室
02
开设西门子现代学徒制班
为代理商定向培养技能人才
为培养一批掌握全球领先数字化技术的跨学科、复合型、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该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组建西门子现代学徒制班,由创新中心承担部分教学任务,依托西门子工业软件生态链,定向培养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急需的、国内稀缺的、具有机械、电气、软件、控制技术基础的人才。
转子线圈产线数字化改造
“西门子现代学徒制班以智能制造工程实践为主线,采用模块化、项目式、个性化培养方式,引入西门子工业软件认证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学生深度参与联合培养企业的智能制造工程项目。”杨震介绍,通过以行业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为依托,紧密结合产业实际开展教学,使用真实项目开展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有效提高学生对产业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培训中心
据介绍,目前该班级学生有47人,由全校工科系1400多人中拔尖选拔出来。依托西门子工业软件生态链,多学科融合,产教融合,创新中心大量引入西门子工程项目,学生以工程项目建设为导向,深化学分改革,专为西门子工业软件代理商进行的定向培养。“该班级专门面向全国西门子优质合作伙伴,一二线城市就业为主。目前,联合培养企业已超过30家,提供岗位超过400个,岗位数与毕业生比将超过8:1。”
定制班学生走进西门子
03
教学方法、培养模式双改革
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范式
据介绍,该学院打破常规对课程体系,进行大胆革新,探索构建符合人才培养定位的课程新体系和专业建设新标准。推进“引企入教”,推进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和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企业实操教学等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协调推进多主体之间开放合作,整合多主体创新要素和资源,凝练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全国智能制造大赛夺冠
三对接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创新中心开展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等前沿性、实战性和创新性优势,以“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人才培养规格对接岗位职业标准、教学内容更新对接技术进步”的“三对接”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三进入升级人才培养方法。以“推行教师进平台、学生进项目、教学进现场”的“三进入”升级“教”与“学”方法,全面提升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实战能力和创新意识。
筑就“大国工匠”成长之路。立德树人,实施“辅导员+班级导师”制,建立大师工作室、举办技能大赛,大师示范、导师引路,营造培养“大国工匠”的浓厚育人文化氛围,培育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大国工匠”精神。
典型经验获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推荐
杨震表示,下一步,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和创新中心将瞄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服务能力,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积极贡献力量。同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培养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文章来源:中宏网
四川工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创新校企“双元”育人机制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现场工程师
点击蓝字,阅读原文
扫码关注我们
邮箱|dimic@scetc.edu.cn